君先原创|性侵认定工伤案:以案说法推动职场安全法治进程


性侵认定工伤案:
以案说法推动职场安全法治进程
民主|技术|情怀|守正|创新

律师简介<<<<<
安徽君先律师事务所
孟泽冲
专职律师
前言
全国首例性侵致精神创伤获工伤认定案落槌,职场安全法律底线迎来历史性突破。
2023年9月,天津某企业员工崔丽丽在出差期间参加商务宴请时被灌醉后遭受性侵,事件发生后不仅遭遇身心重创,还被公司以“旷工”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经过近两年的艰难维权,2025年8月,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法院最终维持人社局工伤认定决定,首次将职场性侵所致精神创伤纳入工伤保障范畴,标志着我国工伤认定制度迎来重大进展。
案件事实:
商务宴请成性侵温床

根据已生效的刑事判决书认定,崔丽丽作为公司营销总监,按照工作要求赴杭州出差并参加商务宴请。宴请期间,公司老板王某利用职务权力持续要求其饮酒,致其意识模糊。
后续调查显示,王某趁崔丽丽醉酒无意识之际,将其带入酒店房间实施性侵。案发后,当被害人要求道歉时,王某甚至反称其“不知好歹”,试图将责任归咎于受害人。
司法演进:
从刑事案件到工伤认定的维权路径

本案完整呈现了职场性侵案件的法律救济全过程,涵盖了刑事追责、工伤认定及行政诉讼三个阶段,展现出法治建设的进步与完善。
刑事阶段奠定事实基础:2024年4月,当地法院作出生效判决,认定王某构成强奸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判决赔偿精神治疗费用。这一判决为后续工伤认定提供了关键证据和法律事实支撑。
工伤认定突破传统界限:在用人单位以“旷工”为由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后,崔丽丽自主整理232页举证材料申请工伤认定。2024年12月,津南区人社局作出开创性决定,认定其创伤后应激障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情形。
该认定突破了传统工伤仅认定身体伤害的局限,首次将精神创伤纳入工伤保障范围,明确商务宴请作为工作场所的延伸,用人单位对此期间发生的侵害行为应承担相应责任。
行政诉讼确认认定标准:用人单位提起行政诉讼后,法院于2025年7月作出判决,明确三个重要法律观点:商务宴请系工作职责延伸;醉酒状态系执行工作指令所致;醉酒与性侵无法律因果关系。判决最终维持工伤认定决定。
法律意义:
三重突破重塑认定标准

这一完整的司法确认过程创造了三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裁判规则:因工外出期间休息场所视为工作场所延伸;精神伤害可独立构成工伤;因工作原因导致的醉酒状态不免除用人单位责任。
其一,拓展工作场所外延。明确因工外出期间的休息场所视为工作场所延伸,商务出差期间的酒店、宴请场所等均属工作环境组成部分。
其二,承认精神伤害独立性。打破工伤仅限于身体伤害的传统认知,将精神创伤纳入工伤保险保障范围,完善了工伤认定体系。
其三,明确醉酒不免责原则。因工作原因导致的醉酒状态,不影响工伤认定,用人单位不能以此免除责任。
社会意义:
打破职场性侵维权困境

本案具有重大社会意义。
职场性侵往往发生于权力不对等的情境中,出差、加班、宴请等“结构性脆弱”环境成为性侵高发场景。
以往受害者常因惧怕报复、担忧职业发展、遭受二次伤害而选择沉默。本案确立的规则将倒逼用人单位建立防治性骚扰机制,完善职场安全保护措施,为受害者提供更为完善的维权途径。
企业责任:
构建职场安全防线的法定义务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条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防治性骚扰的义务。本案进一步明确:用人单位因管理失职导致劳动者遭受性侵的,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性骚扰预防机制、投诉渠道和调查程序,加强员工培训,规范商务接待流程,为员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否则,不仅可能面临工伤认定责任,还可能需要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本案作为全国首例性侵致精神创伤工伤认定案,为类似案件处理提供了重要参考。它标志着我国劳动法治的进步,体现了对劳动者人格尊严和身心健康保护的加强。
期待本案能够推动用人单位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加强职场安全管理,共同构建平等、安全、受尊重的劳动环境。
2025 JUN XIANI
编辑|严李慧
复审|汪焕成
终审|吴强强
招贤纳士
JUN XIAN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简历投递:1002803584@qq.com
联系人:严主管
联系方式:18056867057(微信同号)



·免责:本文及其内容不代表安徽君先律师事务所对有关问题的法律意见,不建议读者仅仅依赖于本文中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任何决策,由此造成的后果将由行为人自行负责。如果您需要法律意见或其他专家意见,建议向具有相关资格的专业人士寻求专业帮助。本文配图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声明: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本公众号原创文章。